第二好的仓颉输入法推广教程:仓颉五笔谁贡献更大

Revision as of 20:34, 19 November 2025 by Mwroot (talk | contribs)

我不想引战。比较懂形码的朋友可能会问:仓颉打字法,与五笔打字法,谁对汉字信息化贡献更大?仓颉输入法约 1973 年至 1978 年创制。五笔输入法 1983 年创制。据维基百科“汉卡”条目称:“最早流行的漢卡,是1980年代在Apple II上的倉頡漢卡,以倉頡輸入法為基礎。”据朱邦復先生的《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称:

然而,“天龙”并未使电脑厂商看到中文市场的潜力,我费尽口舌,逐家拜访各电脑销售厂商,希望将各种机型都加上中文。当时微电脑并没有共同的标准,各家有自己的硬体设备,不同的操作系统,完全不能兼容的应用程式。甚至于更令人泄气的是,硬体规格及技术手册等资料,一概缺如,我们每遇到一种机器,就需要花上个月,用逻辑分析仪,把其中内部资料读出,再根据 CPU 的指令,像猜谜一样跟踪下去。

由于当时中文电脑没有买家,所以厂商们兴趣缺缺,我们每改装一种机种,仅收新台币卅万元的成本费,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于赔本也做。由 79 年至 81 年间,我们改装了十种不同厂牌的电脑。其中最成功的产品,是“苹果”机上的“汉卡”,我交给六家在中华商场开业的小店去生产销。结果因为售价便宜,反而打开了中文电脑的市场。

我的理想是推广中文电脑,如果自己也介入市场,就会致其他电脑厂商的疑虑,甚至不愿从事中文电脑的开拓。因此,我经营零壹公司的理念是:全力协助生产厂商发展中文,收费低廉,且不重复他们的工作,仅致力于研究。

仓颉输入法的价值在于:

  • 最早让汉字有了系统化输入方式
  • 推动了早期汉卡、中文字库、中文终端
  • 对中文计算机的整个体系贡献巨大

五笔输入法的价值在于:

  • 普及化
  • 规模化
  • 市场化

ChatGPT 评价:

若从学术与历史深度评价:
朱邦復是改变汉字命运的一代宗师;
王永民是把汉字带入新时代的工程巨匠。

两人都值得尊敬,只是角色不同。

从实践角度看,五笔输入法的学习难度远低于仓颉输入法,让许多普通民众搭上了信息化时代的热潮,这种普及之功,也值得称颂。

所以偏要分个高下没有意义。两者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汉字信息化,立下了不世之功。都应当被后人铭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