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is bad in relationship
《男性和女性都觉得婚姻中自己吃亏了,那谁从普通人的婚姻中获利了?》
原作者:知乎@发发新视角
原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903745/answer/107511651197
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一种看法,古典主义的婚恋是为了利益捆绑,自由主义的婚恋是为了灵魂契合,工业化时代新出现了一种恋爱模式是快餐式恋爱模式。对于快餐式恋爱模式,利益捆绑不深,即使失恋所得和所失都不大。相较于古代,现代年轻人很容易在婚恋关系外找到代位社会关系,所以婚恋的刚需不强。对于“导致男女矛盾的根源”,作者创造性地做出了总结,有三种人故意挑拨男女矛盾,一是规则破坏者,即渣男浪女;二是相关商品和服务提供者,商人为了传销式卖货,总会鼓动你脱离原有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与商品价格高度绑定;三是弱者联盟,自己过得不幸,就在互联网抱团高呼,让更多人对良好的婚恋关系失去信心。普通人想要幸福,就应该提防这三种人的欺骗。
以下是原文: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了。
终于你看到了本质问题,谁才是这批男女对立和社会恐婚中的最大受益者呢?
首先,老实人或者说普通人不管男女,都是这场游戏的受害者,因为不管是男女对立发展到后面都是一个双输的局面,男女婚姻中的信任感一旦缺失,那么数千年文化积累下的信任感消失,那么婚姻就不是协作了,是大家双方不断猜忌下的折磨了。
那么,我们来慢慢梳理下那些人在现在的婚姻中获利比较大呢? 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的核心
中国古代十分注重门当户对,因为男女双方一旦单方面的优势,那么男女双方的利益就出现极大的不均衡,那么利益绑定对于优势方而言,就没有任何吸引力了。常见的就是如果结婚的时候,双方实力相当,但是婚后一方突然暴富,或者突然没落后,那么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古代的家庭不和有很多就是这个原因。
范进能娶胡屠夫的女儿,就是他是个读书人,阶级上限是比屠夫高的。但是常年的不中举,让他的社会地位不断没落,而屠夫却有钱,那么范进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就不断下滑。而当范进中举后,这个局面就扭转了,举人是屠夫家高不可攀的存在,胡屠夫对于范进那就恨不得跪舔了。
所以中国传统婚姻为什么讲究门当户对,就是这个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利用深度的利益绑定强化双方婚姻基础,哪怕这两个人以前连面都没有见过,但是,这毫不妨碍他们联姻,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婚姻合伙制的理论基础。虽然,古代的婚姻制度压抑了个体的个性,很多人婚后并不开心,甚至于流连于风月场所,但是至少他们的婚姻实际关系是稳定,更加不会随便就敢破坏这个制度。
但是,新中国后,我们消灭了阶级,也让大家对于阶层的划分模糊了,而引入了西方的自由恋爱
模式。双方更加注重男女的契合度,双方看对眼,能相处最重要了,改开前的婚姻,男女方对眼了,双方啥也不要,在红旗下拿个红本本就能结合到一起。但是,那个时期的自由恋爱模式是当时社会特有环境下的一种模式,在改开前的时期,国内的群众不管是不是道德感高,但是整体社会下的价值取向是趋同的,大家都在红旗下,拿着小红书,高举旗帜建设社会主义。因为双方高度的政治追求、人生和理想追求相契合,那么双方就很容易是一类人,哪怕不是一路人,有些人是伪装的,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同的模式下,个人也不敢太造次,有个别的案例但是也不敢闹得太厉害。
而这种组合如果在双方没有共同的追求和三观契合度的时候,就是一种松散的婚姻结构,双方仅仅因为纯粹靠道德感来约束双方的行为,那么婚姻在改开后特别是新千年后就成为了及其不稳定的一种形式了,各种奇葩的案例就不断出现了。改开后,我们刻在基因里面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还是通过老一辈的督促就上来了,认为无法深度绑定资源的婚姻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老一辈对于新家庭的利益投入就开始逐步加码了,希望通过双方极深的利益绑定来换取婚姻的稳定性。那么我们看到其实我们的现代婚姻内核特别是最近几年还是和几千年的传统婚姻观一样的,大部分的普通人是希望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让婚姻进行利益绑定换取稳定,但是,普通人没有想那么深,他们只是遵循古制,认为可以这样可以改变现状,但是很显然,他们没有看到根本的底层逻辑,不是单方面的投入,而是双方的一起的高强度投入。
高度的利益绑定其实一直都是西方贵族,以及现在中国特别是港台地区的一些富豪高净值人群的首选,对于个体个性化的压制,导致很多人婚后各玩各的也有,但是他们可不敢随便分开,因为背后的利益瓜葛太深了。
而西方自由恋爱下的婚姻制度,虽然不靠利益深度绑定,但是他们是双方灵魂契合,三观合适,有着共同的爱好理想兴趣等方面的结合。显然现在的男女都很难玩到一起去,而且这种模式下,结合的成功率极低,按照现代人快节奏的模式,根本没多少时间发展个人爱好,何谈找到一个爱好的异性呢?所以其实这个基本盘也是在现代社会中名存实亡的。
所以,以往稳固的婚姻模式只有两种,古典主义的高度利益绑定模式,自由主义的灵魂契合模式。而现在的大部分婚姻已经不是这两种,而是一个现代社会特有的变种的现代工业快餐式的婚姻模式了。 二、工业快餐式的婚姻模式的详解
相对于古代人类的生活,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社会架构的复杂化,人类的活动区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社会关系也出现了多元交叉式的演进。
大白话一点,现代工具多了,你跑的地方更多了不局限到一个小位置了,接触的人更多了不局限于古代就那么一辈子顶多只接触过一两百人了,接触的信息也更多了不仅仅每天听自己左邻右舍那些听了几十年的老笑话了。这些是好事,人们更加有见识,普通人的生活条件更丰富了。但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架构复杂后,那么很多社会关系就不那么稳固了,就像图形最稳定的是三角形,现在出现了五边形六边形甚至十二边形了,结构越复杂,关键点越多,那么一个出了问题,其他的多多少少就要受到影响了。
最简单的,现在人们的圈子里面,有了家人,亲戚,发小,朋友,同学,同事,领导,搭子,网友等等。那么大家对于其中一个关系就没有以前信息量少的时候那么稳定了,对于家人很多背井离乡的人一年就见了不到十天,很多亲戚甚至几年都见不到一次,发小除了一起网上吹牛线下都很少聚了,其他的更是有的没的差不多。而关系多了,精力分散了之后,大家的紧密联系就少了,那么就有很多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了,同时因为关系多了,你对于其中的一个关系就看的没有那么重了。好像少了家人陪伴,天天和狐朋酒友在一起你也不觉得孤单,这种复杂关系下给你的错觉,会让你把社交关系中的稳定度模糊化,对于自身的实力也会模糊化。
因为所有社会关系中,只有家人是最稳固的,其次就是利益共同体,当然啊,原生家庭有问题的那是特例。
讲婚姻为什么说这个呢?
因为,古代的婚姻的关系是和父母基本一样稳固的,就是因为古代人的社会关系会比较简单,而那些天天到处胡乱建立各种关系网的,除了掮客生意人就是街溜子了。那么古人基本稳定的社会关系就是,族亲,父母,姻亲和同僚了,大部分人就一直会局限到这个圈子里面,很少有出去的,虽然简单无聊且枯燥,但是也确保了内部的价值观的趋同,关系的稳固。
而工业社会后,这种关系的稳固性就降低了,很多人背井离乡后,亲戚也淡了,父母也就只剩下电话里联系了,朋友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波,那么为什么婚姻还能独善其身的稳定呢?显然,这个是不太可能的,松散的关系架构下,任何关系都是可以被短暂放弃或者搁置的。比如,以往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周末夫妻现象,当一个事情不是个例的时候,那么就一定有它产生和流行的社会条件,并不是某一个个体的堕落的问题,是整体性的社会群体选择。
所以,在工业化社会,人类的关系稳固性急剧下滑,婚姻的关系也是随着这个制度来带了快速更迭的现代快餐版本。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代很多人能倒反天罡,对于父母没有老一辈或者古代人那么敬重,除了有些父母的观念老旧和年轻人冲突外,年轻人能轻易从其他社会关系中找到其他关系暂时替代掉传统的社会关系是最大的原因。
而工业社会下的婚姻快餐性就和工业化的商品一样,快进到了一个全新的版本了。
而快餐式婚姻有这些特点:
1.双方只有浅显的利益交换,比周末夫妻深一点,但比传统的婚姻制度利益绑定浅的多,比如周末夫妻,一般就是男的给经济利益,比如房租水电,提供点小礼物或时不时请吃饭,女的出身体。你们去深究很多现代的快节奏婚姻,会发现就是这个情况的各种变种而已;
2.双方并没有深厚感情基础或者有感情基础但没有深度的价值观契合度,仅仅就是一个临时结合,仅仅看对眼,双方有一定的沉没成本而已,为了短期利益双方认可就行了;
3.双方因为利益羁绊不够深,所以对于经营婚姻缺乏耐心和恒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开始分崩离析了,本质上就是缺少抱有长期经营的打算;
4.双方因为缺乏利益羁绊,那么分开后的利益损失就不会太大,特别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基本没有损失,就能快速结束并能极快获得下一段关系,特别是30岁以前的婚姻双方。
那么在这种婚姻关系下,哪怕以前卿卿我我几年的情侣,走到了现代这种快餐式的婚姻状况下,经过几年的普通生活,矛盾就会开始激化,而双方离婚又仅仅付出较小的代价,那么就算有小孩,也会出现大量离婚的情况。
而从快餐式的婚姻关系后,现代的年轻人很容易从其他关系中去弥补失去的婚姻关系生态位,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边缘化了。比如,女性的闺蜜夸夸团,男性的“义父”兄弟团,他们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关系框架,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重要社会关系网络。
但是很多年轻人是容易在现代社会下这种浅显且容易获得的社会关系下迷失的,而这些社会关系一旦你没有什么价值了,是会随时切断的,不管是你的夸夸团还是各种搭子,一旦你失业了,或者离婚后一个人带孩子没有精力,或者一场大病后需要改掉生活习惯了,你就会发现原来你的很多关系就没了。而一旦你的关系少了,你又无比空虚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是个正常人,那么你还能在父母,近亲,夫妻孩子身上找到及时的补位。而如果你自己把这些最根本的关系都作没了,那不好意思了,基本你就社会性死亡了。不要觉得你一个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都能活得下去,我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一个正常人能做到,能做到的基本除了疯子就是傻子,而且他们一旦一个人之后基本很快就会没了。
而老一辈的家长,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婚姻乱象又无法找到主要矛盾,就从自身的认知中去进行人工干预,比如单方面注入高资产的新彩礼情况,比如堪比指腹为婚的强压式婚姻相亲制度,比如对于一方单方面的权威压制强行锁定婚姻关系等等。老一辈无法理解现代工业快餐式的婚姻情况,也不希望这样的结果,但是对于这个局面无能为力,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但是改善的结果就是越干预越乱。
那么现代中国社会下的不伦不类的工业快餐式婚姻
关系就这么来了。 三、当下婚姻现状下的矛盾问题是什么
其实,不管是古典主义的利益绑定型,自由主义的灵魂契合型,还是现代工业的快餐式,只要在一个频道上男女双方都是没有什么可对立的,就算是快餐式,因为很浅的利益绑定,所以就算损失的利益,对也其中一方而言也算可以接受。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严重的男女矛盾问题呢?
我们不妨深入了解下现代婚姻情况下,真正的获利者是谁呢?
现在男女高度对立对于普通人不论男女,都不是好处,那么不管男女的大群体,他们都是受害者,真正获利的是这些人:
1.规则破坏者
这个不分男女,不管是古典主义,自由主义还是现代工业式的,不怕落后的形式,每个模式下都有幸福的代表,但是就怕双方玩破坏规则的一套。
比如用现代工业式的模式玩古典主义式的形式,本来是双方投入大量资源的强利益绑定,结果完成一方投入虚拟资产,一方投入的全是真金白银;又或者本来双方都是自由主义,结果一方开始玩伪装,日常演戏让你觉得他是灵魂伴侣,但是他只是一个现代工业式短期婚姻信奉者,得到了他想要的利益后就迅速撤退。
大家都在准守其中一条规则的时候,有些人利用这个规则下的人们默认常识玩抽象,利用大家都遵守规则,他自己打破规则来获利。
大家都排队呢,他发明一个LGBT优先,然后自己第一个上去抢。
很多普通人接触到的渣男渣女就是这个模式的,也浅显,普通人一看就懂了。什么燕冬萍、翟欣欣、马蓉等人,以及针对于女性的吃绝户,杀妻骗保案等,这些基本就是这种类型的,让另外一方玩古典主义高度利益供养,自己玩自由主义虚拟资产定价,或者玩工业快餐式快速更迭式过河拆桥,最后通过现代婚姻法有漏洞的公平性原则,获得大量的利益。
2.相关商品和服务提供者
挑起男女对立最重要的就是消费主义下的商家,不管是针对于单身的男性还是女性群体的商品和服务都是一样,鼓吹不结婚也能过得好的商品和服务。
当然,他们只是助纣为虐,因为媒体和商家的作用只是会放大部分人心中的恶,但是确实会在集体效益的情况下,对于个体机械能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是宠物经济,还是宅男经济,还是消费主义下的透支行为,包括前些年的搞定丈母娘的房地产逻辑,还有大家现在男女对立下,鼓吹让男性去消费的擦边足浴等,其实本质都是。
推行男女对立,为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持续获得受众,然后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自己则婚姻美满儿女双全的,心里没有主义全是生意。
其实这种也比较容易鉴别,头脑简单的人,甚至你都不用鉴别,你只要做到任你东南西北风,我的钱包自巍然不动,他们拿你没辙。时间久了,他们对于你就没有兴趣了,顶多人身攻击下,就找下一个人了。
3.弱者联盟
规则破坏者是纯纯的坏人,他们坏的彻底,所以普通人会防备。商家是为了卖东西,你只要保管好钱袋子就行了,没有了利润,他们就对于你们男女对立也没啥兴趣了。前面两者都是归根结底是为了利益,但是,弱者联盟不是,他们隐藏得最深,也最容易左右普通人的判断。他们的出现刚开始还是因为两性关系中的弱者互助,他们自发地相互提供必要的心理的帮助和寄托,后面的发展就变得不可控了,他们开始仇视所有正常的两性关系,并成为了两性关系对立的重要挑拨者。
这种就不是最浅显利益驱使了,而是单纯的恶,人性善妒和阴暗的集合,就是我过得好不好不说,但是你必须不能过得比我好。“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只是这个心理最浅显的表象,而一旦弱者聚集之后,他们想的不是一起进步,而是让所有人都拖进泥潭中,就是不管兄弟过得苦不苦,反正你永远别想开上路虎了。
人类是很难脱离社会性的,那么自然而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在男女竞争中无法获得自己满意位置的一些弱势群体,就会自发形成一个联盟组织。通常这个组织不会发展太大,社会一般也不会让这种组织扩大化,那么它们基本就只能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影响一个小群体。但是,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具有了低廉且高效的特性,那么它们就能有组织地聚合到了一起,同时以往国家为了维稳的需要,同时社会的资源比较有限,那么基本原则就是谁哭声最大,那么优先给谁奶喝,另外一端则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
显然,底层的单身男女中,最愿意发声最喜欢发声的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各种优待,而那些不会发声哪怕受到了委屈就只能也只能忍气吞声了。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在利益,只是这种利益藏的太深了,普通人难以察觉,它不是以个体的直接利益为驱使,而是从整体群体性的利益所左右。
因为普通人难以鉴别,没有单纯的利益瓜葛,或者利益企图隐藏的太深,大量普通青年是无法短期内判定这些人的动机的,而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普通人对于它们大多也会放下了戒备,而听进去了他们的意见。
一般情况下,两个人的结合一定是双方不断抹平棱角,不断为了对方舍弃一些小的权益,而争取整体的共同利益的达成,那么个人有时候在家庭和婚姻关系中总有委屈和小利益受损的时候。而这些人就会趁虚而入,因为他们总是从你个人的利益出发为你说好话,而你对于他们毫无防备,他们确实也没有为此而直接获利,所以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占据很多人的心智,从而让事情按照他们的预想的发展,最后到无法收回的情况。
甚至于一旦你接受了弱者联盟的一套理论,你后续的模式也是会延续他们的逻辑推进,无论你的家人还是丈夫妻子,都无法把你拉回,无论外人和你谈心,和你讲事实摆道理,你都会以被迫害和PUA所抵制。最后生活一团糟的时候,你就会自发地把这个组织给延续下去了。
其实,他们的逻辑也十分简单,让你把社会关系做到极简化,那么在其他社会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你就只能依存于最后的这层社会关系了。他们这套玩法和很多邪教是一样的,玩到最后他们基本就可以对于你进行思维和人身控制了,这其实也是一套更加复杂的PUA流程和逻辑。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人类的社会性,你总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让自己活下去。而一旦你抛弃了家人,亲戚,爱人,也和同事邻居关系不好了,剩下的就只能是那个和自己还“心心相惜”的“朋友圈”了。甚至于有些关系就是他们教唆你主动断掉的,当你的圈子只剩下一个的时候,那么不好意思了,你成为了“弱者联盟”的一员了,甚至于你会开始主动寻找并迫害下一个受害者了。
基本现代男女对立背景下,就是以这三类人获利了。前两种为了直接的利益,第三种根本上也是为了利益,只是这个可能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所以,难点并不是男女的矛盾,因为不管哪一种的模式的婚姻,其实男女双方都是能找到利益共同点,也都是能做到相对的和谐相处的。难点就是,这三类人故意把规则给玩坏了。
某些人会故意挑起双方矛盾,同时灌输不切合社会运行规则的一些话术,最后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源干扰放大机制,让大家以为这种东西就是大家认可的社会规则,从而开始了不自觉的自我堕落和自我孤僻的社会关系断绝之路。 四、普通人怎么去当下调整心态和走出对立困局
互联网上有个老梗,你永远无法战胜一个奇葩,因为你一旦和他对线,他会把你拉倒他的一套逻辑中,然后利用他丰富的经验而打败你,所以应对他们最好的办法不是你不断劝导归化他,而是远离他,只要没有利益瓜葛,那就无限地放纵他。
其实,这套逻辑是很对的,普通人不是圣人也不是菩萨,你没有那个能力更没有那个精力和一个奇葩对线,所以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地球有80亿人,中国有14亿,历史上一个小团体甚至于一个小国家的人类消亡是很正常的,普爱那是圣人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过好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针对于制造男女对立的三类人,我们可以分别对待:
1.针对于规则破坏者,就是很容易鉴别的渣男渣女,很简单,双方结婚一定要选择同一个频道的婚姻模式,
你自己投入了重资产,那就要求另一半也一样投入重资产,当然,这个重资产不一定是钱,就比如一个普通人娶一个小美女,你付出更多的金钱是很正常的,但是什么爱情青春这些不是的,除非你是个老牛吃嫩草,不然谁没有爱情青春啊。所以啊,普通人玩古典主义的重资产绑定的婚姻模式,一定要对等,不能你投入几十上百万,别人就轻飘飘拎X入驻,而且两人还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在现在极地离婚代价的情况下,不被人抛弃,只能说明他的个人道德水平比较高而已。普通人也要人认清自己,单纯用金钱维系的,就不要指望用自由主义的爱情来要求别人,你没钱了别人走也是应该的。
希望通过灵魂匹配的人群,就找那个和自己爱好相同,三观契合,行为和习惯能相处的人,然后这种难度比古典主义难的多,两三年很正常,十几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对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又没有什么固定的兴趣爱好的情况下,有些人找到三四十都找不到也会正常,所以不要对于自由主义的婚姻状态太过于执着,王子和公主的组合很多都不是自由恋爱来的,何况我们普通人。青梅竹马就是这个类型的一种体现,相同的生长环境,差别不大的家境,相同的年龄阶段,那么双方的很多行为模式和认知就会高度重合,很多事情都能想到一块去。
最后就是现代的工业快餐式婚姻,其实国外很多地方就是这么运作的,大家结婚当时感觉不错就结了,然后两人合伙过日子,也不用准备太多太重的资产,租房也可以,没钱办婚礼,教堂交换下戒指也行,然后结合的好的,就这样一辈子了,结合的有问题的,大家就分开,然后重新开始下一段。但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干预,国内很多是既有资产绑定,又要工业快餐式,就形成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一旦需要投入超过家庭年收入5倍以上的婚姻,就是重资产玩法了,有些收入高的,可能年收入2-3倍以上就是重资产了,玩重资产一定要对方也投入至少1-2年家庭年收入的资产进行共同利益绑定。如果对方不这么玩,那就换个人或者减少自己的资产投入,现代快餐式的婚姻结合,一定不要超过自己家庭年收入的2倍以上,收入高的,甚至不要超过自己家庭年收入的1倍以上。而这样的话,大家快餐式的婚姻,就能说道随时该断就断,虽然有损失,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
说得简单点:你和我谈钱,那么我们就谈钱,一起看看成立一个合伙制的家庭双方的投入和股权占比;你和我谈感情,那么我们就慢慢培养感情,如果不合适随时就换;你和我谈自由民主现代权益,那么我们就快进到现代社会自由民主的轻资产模式。不管对方话术和打法,我就秉持这个标准,只有男女双方在一个频道上,那么谁也不会吃什么亏,双方的矛盾就会比较小。
如果,对方就是不玩,一定要逼着你玩重资产,而他全是没有定价标准的什么青春感情前景等等,那就简单了,换人,现在的年轻人,二三十结婚的很正常,没必要迎合奇葩,但是如果你试过10个以上了,然后还是没有找到正常的,那么可能奇葩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了。实在不行,现代社会也不一定要完全依靠婚姻关系,构建其他两三个稳固的社会关系也不是不能活下去。
2.针对想给你卖产品和服务的商家,其实最简单了,不管对方什么目的,你就是不上套,不给钱就行了。
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
十来年前,我们经常在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方看到很多乞讨的人,他们大多有很多理由,有饿了几天要吃口饭的,有钱被偷了借点钱坐公交回家的,有家人生病需要凑点钱治病的,而里面除了极少数真的是有困难的乞讨外,大部分都是职业乞讨者。而为什么近年来这些人越来越少了呢?除了社会发展后,很多骗局一眼就看穿了,同时大家的现金携带很少,而一个乞丐掏出一个手机或者二维码就太明显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的防骗意识加强了,不直接给钱了。饿了我给你买饭,没钱回家了我给你买车票,生病没钱了我给你联系政府救助机关或者帮你找媒体,主打的就是我可以帮你,但是我不直接给钱你了。
对付这些商家也是一样的。猫猫狗狗有困难是吧,我不给钱了,给个地址我,我自己买狗粮猫粮用品去,我也不买你的链接,毕竟瓜田李下,你不一定赚钱,但是我也不给你这个机会。很多消费品,不是必须要单身的拿着身份证才能买,是个人进去有钱就可以给你的,那个号称一人一生只能买一次的钻戒不一样被曝光很多海王经常买。
凡是推崇男女对立的商家和商品不关心也不买就好了,甚至于男女对立的话题你都不参与就好了,没有了利益,商家是最会打退堂鼓的,他们变脸比翻书还快。
3.其实最难对付的就是第三类了,他们往往隐藏的太深,很多人难以察觉他们。
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一个原则,凡是那些让你对于原有社会关系进行脱离,对于周围人怨气大,然后处事偏激的,都还是少接触,趁早脱离,甚至搬走换个地方都行。
一个人一定最少要保留2-3个稳定的社会关系,任何人,任何观点和组织,让你的稳定社会关系少于这个数字的,一定要引起高度的警觉,哪怕这个人是你的父母至亲,一样要引起警觉。
正常人最好的三四个稳定关系就是,血缘至亲关系(父母子女)>高度的利益关系(夫妻养父母救命恩人)>挚友关系(发小闺蜜义子们)>同事关系(同僚同窗同爱好搭子等),这个顺序可能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有特殊情况,但是基本就这几个了,能走到最后的关系基本很难跳出去这个范围。其他关系,要不就是你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维护,要不就是利益瓜葛太浅,难以深入。
所有想让你的关系极简到两个以下,甚至极端到只有一个的情况的时候,一定是有很深的阴谋的,因为一个普通人,哪怕是意志比较坚定头脑比较聪明的人,一旦真的到了这个局面,是很容易内心崩溃的,而这个时候他身边就只有一两个社会关系,给他灌点迷糊汤,就很容易被人洗脑成功了。而一旦洗脑成功,后面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比如,很多恐怖片中那些控制欲极大的男女友,父母等,最后的结果就是一部恐怖片了。
最后总结下:
普通人在现有局面下,做好几个点,保持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不被消费主义洗脑,看紧自己的钱袋子,用平等互利的方式处理夫妻关系就好了。